今年以来,聊城市司法局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将普法提示函(建议书)制度贯穿普法工作开展全流程,着力打造“事前提醒、事中督促、事后评价”的普法责任制闭环链,探索实施普法提示函(建议书)全覆盖制度。
一是事前计划提醒。年初印发《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制定共性普法责任清单,明确重点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起草制定《聊城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分级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各普法责任部门(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个性学法和普法清单。在工作开展中依照清单“按图索骥”,参照“普法日历”,在重要节日、法律施行日等普法节点前,向责任部门提前发布“普法提示函”,并要求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和相关影像资料,
二是事中全程把控。在全省率先研发部署了“聊城市普法责任制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各单位根据实际工作开展及时填报电子台账,报送指标包括组织领导保障、法治宣传、重点对象学法、法治文化建设、以案释法活动、法治创建等 6大项和 31 小项。系统将自动汇总报送数据情况,对各部门普法工作的开展实行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控及大数据分析,实现动态智能考核。在每季度末对工作开展效果差,落实“普法提示函”不力、未完成规定工作或完成质量不高的部门和单位进行汇总,及时发出“普法建议书”,有针对性的提出工作建议,帮助研究工作措施,实行“精准帮扶”,确保普法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三是事后监督考核。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内容,按年度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考评。按照《聊城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实施办法》,年底开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通过三方评估、集中评议等方式按年度对相关部门开展履职评议情况,并将评议结果纳入全面依法治市目标考评,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履行普法责任制不到位且成绩较差的单位发出“普法督办单”,要求限期整改,倒逼各部门切实履行普法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