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治要闻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法治文化 法律服务
   首 页 > 法治要闻 > 正文

公共法律服务让法治更有温度——聊城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生动实践⑤

发布时间:2022/2/18 信息来源:聊城日报 文字大小: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1234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实现市县乡三级实体平台全覆盖,打造了一站通”“智慧普法等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成全省样板

20211231日,星期五,白咸柱来到东昌府区斗虎屯镇斗虎屯社区。从聊城城区到斗虎屯镇驻地的这条路,5年来他每周都要往返一次。白咸柱是聊城市光岳律师事务所律师,也是斗虎屯镇法律顾问团队负责人,当天是他在斗虎屯镇的工作日。

斗虎屯镇有63个村,白咸柱和其他5名同事组成顾问团队,既为村镇两级组织提供法律服务,也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

5年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一乡镇一团队、一村居一顾问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136个乡镇(街道)以及所有村居配备法律顾问1111人,实现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

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一科科长白建兵说,该工程从群众最关心、最具现实利益的法律问题出发,整合法律人才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形成城镇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一年来,因社区、行政村合村调整,我市村庄数量锐减,但合村不并居,法律顾问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工作质量也没有降低。白建兵说。2021年,我市累计办理各项法律服务事项8万余件,组织法律顾问开展各项法治宣传2万余场,提供服务近40万人次。

聊城市一乡镇一团队、一村居一顾问工程的实施,打通了法律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实现该模式在全省村居(社区)全覆盖提供了示范。山东省司法厅原厅长王本群评价说。

实现市县乡法律服务一站通

王某、徐某等104人曾在聊城某企业务工。企业经营困难,累计拖欠他们470余万元,包括工资、押金和自行垫付的社保费等。104名农民工通过多种渠道讨薪无果。

2021年夏天,东昌府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两名律师进行法律援助,并协调有关部门收集证据。很快,案件起诉到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经多方努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企业同意一次性支付拖欠费用。

白建兵介绍,近年来,我市建立起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行一站通服务。

在市级层面,依托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窗口。在县级层面,8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聊城高新区建成聊城市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其中4个县级中心被山东省司法厅命名为省级公共法律服务示范中心。在乡级层面,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通了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探索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110报警服务热线、12345市民热线三线联动新模式,真正实现一线接入、三线转办统一受理、一口办理,构建起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新格局。

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马奎庆介绍,2021年,全市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数量增幅明显,仅  11个月就达到11849件,超过2020年全年的总量。

智慧普法平台解群众法律难题

两年前,陈俭舜在聊城城区购买了一套住宅,却迟迟无法办理房产证。

27日上午,他通过聊城普法微信公众号登录聊城市司法局智慧普法平台,进入智能法律咨询模块,根据问卷提示填写相关信息。

让他惊喜的是,平台快速出具了一份法律咨询意见书,有结论,有事实及分析,还有行动建议、起诉状模板等,并附有大量相似案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20196月,市司法局打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普法平台,群众可通过聊城法治网、聊城普法微信公众号、我的聊城”App等渠道登录。

目前,该平台已收录786部法律、1106部行政法规、22660部地方性法规供群众查询。

平台还汇集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多项公共法律服务,让群众在手机上即可享受多层次、多领域公共法律服务。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孟伟说。

截至28日中午12时,该平台累计为群众提供智能即时问答咨询13534次,出具智能法律意见书36816份,成为群众免费的法律顾问

服务没有止境,我们将秉承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目标,不断探索,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聊城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商光胜说。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中共聊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聊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邮编:252000  地址:聊城市东昌府区兴华东路17号  邮箱:lcspfb@lc.shandong.cn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1018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