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年来,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多措并举,推动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建设。
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对法治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急任务亲自督办。将法治建设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自然资源提质增效七大行动责任分工方案》,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
二是抓好关键少数,强化学习培训。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等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党组中心组召开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会进行了交流研讨。组织系统内66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精准化学法和差异化普法考试,提升了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
聚焦“三个坚持”,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一是坚持法治审查前置,推进科学决策。出台《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法性审查办法》,把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执法案件、民商合同等全部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法规科长列席局长办公会,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出具法律意见书15份,参与法律事务65次。起草了政府规章《聊城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后监管办法》,出台了《聊城市责任规划师制度(试行)》等3个规范性文件。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建立了负责人出庭替补及托底制度、败诉案件分析报告制度、行政争议调解制度,所有行政案件均实现负责人出庭应诉。定期印发《自然资源行政争议工作简报》,持续推进行政复议诉讼工作规范化建设。
三是坚持精准普法,全力打造“法润自然”普法品牌。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编制并公布了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科室的普法责任,涉及法律、法规、规章100余部。在全省率先落地“法润自然”普法品牌,并承办了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工作现场会。建设了小湄河自然资源法治公园等多处“法润自然”普法文化阵地,制作了自然资源扑克牌等一系列普法产品,以图文并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自然资源法律法规。
聚焦改革创新,自然资源工作提质增效
空间规划体系初步构建,形成了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成果,把聊城的每一寸土地规划的清清楚楚,有效提高了我市国土空间规划水平。自然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优化新增用地指标核定方式,精准投放用地计划;全市批而未供土地完成处置,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前五年平均供地率居全省第一位。安全底线思维持续强化,印发《聊城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在全市推行“智慧田长”,落实“田长”6182名;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推动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全市新增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位列全省第二少。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超额完成全市新造林任务,在我市召开了中国“南竹北移”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学术经验交流会,成功申报林业政策性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资金。省自然资源厅宇向东厅长对我市林长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扩大“交房(地)即办证”覆盖面;在全省率先启用不动产登记网上查询电子印章,启动人脸识别和电子签章功能,实现远程身份核验;实现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水电气热网上协同过户;大力推行土地服务专员制度,为用地单位做好“贴身式”全流程服务,已解决用地问题24个。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在取得的现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夯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贯彻执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打造“清廉自然、法润自然、情满自然、清新自然”服务品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