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治要闻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法治文化 法律服务
   首 页 > 法治要闻 > 正文

案牍前绳不挠曲 闾巷间纲维有序——聊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1/11/11 信息来源:聊城法治网 文字大小: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1804

“全面依法治市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要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更要抓住基层广大群众这个关键对象。”11月6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商光胜说。

近年来,聊城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模式,通过学法、考法、讲法、述法提升了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以法治副校长为抓手夯实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基石,做实法律服务让基层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走出了一条法治社会建设的新路径。  

 

抓关键少数:“学考讲述”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11月6日是周六,吕佩军却没有休息,一大早赶到办公室,统计今年全市普法考试进度,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参加考试的情况。

吕佩军是聊城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他表示,为满足领导干部多元化学法用法需求,近年来聊城积极探索推行精细化学法、差异化考法、精准化讲法、一体化述法新模式,有效提升了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精细化学法就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以司法和行政执法单位为重点,要求所有行政执法主体单位(系统)全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

吕佩军说,通过学习内容的精细化,实行因人施训、分类施教,实现学法对象的精准化,提高执法单位和学法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用性,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精细化学法之后,聊城市司法局还会组织差异化考法。在考法过程中,针对不同主体单位,编印差异化试卷,进行分类精准考试,将考试与学时绑定,有效监督和保证学习时间及学习效果。

2020年6月至9月,聊城利用4个月时间,将全市35个行政执法主体系统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对300余家单位的2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差异化考试,2021年新增加法院和检察院等司法机关。

“聊城探索出的学法考法模式在全国也是领先的,司法部副部长刘炤专门做出批示,对我们的做法给予肯定。”吕佩军说,聊城还有很多工作在全省都是领先的,比如精准化讲法、一体化述法等。

精准化讲法就是“领导干部讲法课”活动,要求全市行政执法主体单位,每年度每名班子成员要通过讲座或视频会议形式,面向本单位职工至少完成1次授课。

授课内容分为公共部分和专业部分,公共部分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及综合性行政法规等,专业部分包括各单位执法依据的各项专业法律法规。

为进一步增强普法宣传效果,聊城市司法局精选法治讲座在聊城电视台“法润水城”栏目开设“我执法我普法”节目进行播出,面向广大群众进行普法解读,目前有37个系统部门参加了活动。

吕佩军介绍说,一体化述法就是要求领导干部采取年度考核述法和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述法两种方式进行,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社会化述法,在聊城法治网开通了“谁执法谁普法”专栏,在聊城晚报开通“谁执法谁普法”暨“以案释法”普法专版,结合工作进行公开普法述法,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抓关键群体:全市1159所中小学都有“法治副校长”

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将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法治建设中必须抓好“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对此,商光胜表示,近年来,聊城市以法治副校长为抓手,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为青少年学生这一关键群体的健康成长筑牢了法治基石。

聊城市司法局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市教体局联合出台了《聊城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和管理的意见》,对法治副校长的任职条件、聘任程序、工作职责、考核管理等环节做了具体规定,对法治副校长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人才库的建立、选聘等关键节点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商光胜说,他们从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干警和执业律师、驻聊高校法学教师中择优选拔1023人,建立了市、县两级法治副校长人才库。目前,全市1159所中小学均配备了法治副校长。

法治副校长实行“菜单式”普法服务模式。聊城市司法局围绕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平安校园”创建、依法治理“校闹”、处理校园欺凌和侵害师生合法权益等制定12项服务清单,将其发放给法治副校长和学校,既为法治副校长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又方便了学校准确“下单”。

商光胜表示,目前,在法治副校长指导下,每学期都会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课、法治班会、模拟法庭、法治演讲比赛、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并利用全市200余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使全市93万中小学在校生普遍受到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

聊城连续举办六届全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演讲暨知识竞赛。2017年和2019年,陈文静同学和朱方圆同学分别荣获全国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山东赛区冠军,同时分别助力山东省代表队荣获全国团体赛冠军和亚军。

依托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在聊城电视台“法润水城”栏目开设了“孔宁姐姐讲民法”云课堂,吸引全市100余万师生、家长观看。

“聊城普法”公众号“智慧普法平台”设置了“校园侵权”等法律咨询模块,面向师生家长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受到普遍欢迎,粉丝量突破40万。

商光胜说,截至10月底,全市共开展中小学普法教育活动650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23.5万余册,举办线上普法活动258期,开展各类法治专题演讲162场次,各类法治选题竞赛29场次。

 

抓关键对象:聊城基层群众都有贴身“法律顾问”

“我们作为法律顾问已经拟定了合同书,现在请你们依次签订,这样就可以合法承包了!”10月12日,莘县王奉镇司法所所长、法律顾问周保增正在罗庄村主持着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书集中签订仪式。

这是聊城“一乡镇一团队、一村居一顾问”工程中的一个瞬间。早在5年,聊城就为全市135个乡镇(街道)、6405个行政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实现了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市每个乡镇(街道)组建了一支由3名以上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在每个村居(社区)配备1名由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所工作人员或具备法律知识其他人员担任的法律顾问。

乡镇(街道)法律服务团主要承担乡镇(街道)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论证、合法性审查和重要规范性文件的研究论证,重要合同、协议的审查、洽谈,重大信访事项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7项职责。

村居(社区)法律顾问主要承担村居(社区)重要决策、村务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的法律审查把关及重要合同、协议的起草、审查、修改等6项职责。

聊城市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科科长孟伟说,2019年6月,聊城市司法局还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建设了“智慧普法”平台,群众通过聊城法治网、“聊城普法”微信公众号、“我的聊城”APP等渠道登录该平台,即可随时免费获得全方位在线法律服务。

目前,“智慧普法”平台每日访问量过1000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00余份。截至11月6日中午12时,该平台已累计为群众提供智能即时问答咨询12978次,出具智能法律意见书35728份,成为群众贴身“法律顾问”。

今年4月,聊城又开展了农村(社区)“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目的是深入推进全市法治乡村建设,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农村治理新格局。

聊城优先在村“两委”干部或者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和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村民中,选拔培育“法治带头人”,将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好、协调意识强的人员及时吸纳到法律带头人队伍中。

截至10月底,全市各县(市、区),共培育“法治带头人”4148名“法律明白人”10089 ,有 4377村启动了“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为农村群众提供各类2646场次普法宣传活动。

商光胜表示,“法治带头人”是离“基层群众”这一关键对象最近的法律资源,是最了解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最接地气的法律服务力量。聊城市将充分利用先行优势,在实施“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中勇于探索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创造出具有聊城特色的工作经验。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中共聊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聊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邮编:252000  地址:聊城市东昌府区兴华东路17号  邮箱:lcspfb@lc.shandong.cn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1018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