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开创了法治建设工作新局面——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一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莘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强化法律服务供给,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法治莘县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县人民群众收获了更多的法治获得感。
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莘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依法治国、省委依法治省、市委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召开县委依法治县工作会议,要求全县上下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聚焦“十一个坚持”,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县各方面和全过程,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多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县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或研讨班8期。
加大协调力度,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
坚持协调推动责任落实落地。(1)强化统筹力度。5月19日,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第七次会议,讨论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莘县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审议通过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工作要点》。10月11日,召开中共莘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法治莘县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东鲁街道、朝城镇、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述法。(2)贯彻落实要求。根据省、市《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莘县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召开了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部署会,要求有关部门按照《整改方案》要求,积极认领问题,落实整改措施。(3)夯实法治基础。转发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实施“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意见的通知》,积极选树培育农村法治带头人,截止目前856个村每个村都有一名“法治带头人”,实现了全覆盖。
积极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列入县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学习了《宪法》《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实行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制度,把学法作为常务会议第一个议题。同时,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重要督察内容,不定期对镇街、县直部门进行全面督察。
抓住关键环节,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各镇街、县直部门报送的申报法治乡镇和依法行政先进单位材料进行了审核,确定推荐镇街、单位,并对其法治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法律顾问先后列席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15人次。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组织县直有关部门结合本行业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特点和行业管理需要,科学确定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范围,统一编制公布我县清单。印发了《关于推荐莘县行政执法监督人才库人选的通知》,要求各县直有关部门(单位)积极推荐本单位在职在编在岗人员,特别是本单位的公职律师或者是本单位执法经验丰富、能熟练掌握本部门行政执法办案各个环节的执法业务能手加入到人才库中来。为深入推进“减证便民”,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保障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面顺利开展,对我县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
提升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工作。不断提升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工作,上半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定期对各镇街和县直部门的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进行督促,逐步提高我县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深入推进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上半年共计受理46件,镇街、县直部门负责人参与调解率达到100%,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积极推动双方互谅互信,实质性化解矛盾。
加大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机制,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起草、谁清理”的原则,制定了《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对营商领域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共梳理了24件现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废止了8件,拟修改1件。深入推进全过程民主,充分发挥朝城镇立法联系点和各镇街立法民意征集点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基层民意征集各项工作,搭建科学立法、民法立法的“桥梁”。
优化法律服务,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创新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采取“前台后厂”的模式设置功能分区,打造“1+1+1+N”功能综合体,实现了1个服务大厅、1个受理窗口、1个调解室、N个功能室。莘县被省司法厅确定为全省十六个集约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试点县之一。为推动延伸服务,实现资源下沉,创新性地提出“1+4+N”工作模式,即依托司法所,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公证协办点、行政复议联系点、立法民意征集点,开设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多个服务窗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一做法被司法部主办的《司法所工作》刊物第80期登载。
全面提升全县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制定《2021年度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工作宣传方案》,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按照前期律师服务中小微企业对接表的分工,为全县99家中小微企业设置“法治保姆”,进一步提供法律服务代理。为进一步服务群众,司法鉴定机构开展为低保户、扶贫人员进行费用减免,为老年人免费体检、为行动不方便人员入户进行司法鉴定等多项“为群众办实事”措施。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争取到全省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负面清单试点工作,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公示全县律师、法律工作者名单、电话和WIFI密码,以及“法援在线”公众号,方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积极为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瓜菜菌博览会德国重大活动中,保证整个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大力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把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列入年度普法规划内容,下发了专门通知和实施方案,组织普法志愿者开展《宪法》、《民法典》宣传活动。利用精全面落实精准普法信息平台工程,结合重点时间节点,及时协调移动公司推送普法信息,努力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精准的法律知识。组织普法工作者和“正义之心”志愿者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为重点,先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暨“七个一”系列活动、“法治进机关”活动、“弘扬普法志愿精神 繁荣基层法治文化”普法活动、“落实安全责任 推动安全发展”普法活动、食品安全等系列普法活动。积极打造全天候的融媒体普法平台,莘县电视台常年播放普法宣传标语,制作《法治莘县》栏目13期,天气预报插入以法治为主要元素的图片。今年新增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国“七五”普法规划先进个人1个。
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县24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856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选举已全部完成,目前选聘出镇级人民调解员407名、村级人民调解员3085名。进一步拓展人民调解领域,在物环公司、高铁新城建设片区、鲁西经济开发区、古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扩大了行业性调解组织覆盖面。王庄集镇调委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调委会”,多人受到司法部表彰。
开展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工程。采用“实体+互联网”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设置24小时无人值守互联网律所,配置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和“智慧普法平台”,为群众提供网上预约、电话连线、视频求助、法律咨询等24小时贴心线上服务,真正打造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同时,为进一步方便办公服务,提高“智能化”“网络化”水平,莘县积极引入“互联网+”模式,在县司法局机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统一安装了“远程可视化智慧平台”,做到了矛盾纠纷网上受理、视频调处、远程回访,实现了办公、服务“一网融合、业务通办”,有效地节约了司法行政资源,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