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治要闻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法治文化 法律服务
   首 页 > 公正司法 > 正文

聊城奋力开启新时代行政应诉工作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1/7/8 信息来源:聊城法治网 文字大小: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7359

2019年以来,聊城市以改革创新为突破,以基础建设为抓手,以品牌效应为依托,着力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提质增效。全市行政应诉工作连续两年名列全省第一,经验做法被最高法主要领导批示并在全国推广,国家级媒体先后报道聊城市行政应诉工作成效30多次。

“四个先行”谋篇布局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坚持“理论先行、制度先行、人才先行、改革先行”为基本工作框架。开展全系统行政应诉实务理论研究,形成“系统、单元、要素”三层级逐步深入和市级有重点,县(市、区)有特色的理论体系。先后出台基础建设、工作规范、人才队伍、改革创新等制度文件12个,形成了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起到了纲举目张的指导作用。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岗位自训”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人才培训。先后组织了赴高等院校法治培训班12批次。各级每年组织集中脱产培训1-2次,法治先锋云讲座线上培训1次。不定期组织市县两级案例研讨,大力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岗位履职能力。始终紧盯改革前沿,首次在全系统探索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基础建设和“联动、对比、互补、专题”式庭审观摩形式,首次提出并实现全市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全覆盖。创新“府院联动、纠纷联处”工作机制,建立全国首个行政机关负责人调解室。

“三化建设”夯基固本

按照“资源集约、要素集成、力量集中”的总体思路,升级改造“八室一厅一廊”,集中打造了市本级和冠县两个省级基层业务示范点。设置便民化服务窗口,建设“四系统一网共享”工程,实现网上办案、无纸化办公和办案场所视频摄像全覆盖。先后编印8套规范资料,完善目标责任、败诉案件通报、庭审观摩警示教育、多级多部门联席会议、会前学法、新闻发布会等各类制度机制20多项,全市增加专职办案人员12人。总结形成《探索三“六”模式,夯实基层建设基础,全面提高行政应诉“三化”水平》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学习。

“1个100%+3个全覆盖”打造品牌

在全省首次提出并实现“1个100%和3个全覆盖”目标任务。“1个100%”就是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3个全覆盖”就是实现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全覆盖,实现全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庭审观摩和业务培训全覆盖。八个县市区政府和三个市属开发区“一把手”全部带头出庭应诉,开创全省乃至全国的先河。全市县处级领导出庭应诉累计800多人次,县处级正职领导达120多人次。自2019年下半年至今,全市连续24个月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成为聊城市法治建设“特色名片”。

“府院联动,纠纷联处”拓宽平台

2019年建立了覆盖市县(区)两级的9个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和9个行政机关负责人调解室。常态化组织行政审判与行政诉讼联席会。先后与市中院、市检察院联合出台非诉执行、行政纠纷化解等文件,将执法、复议、诉讼、非诉执行等各类各阶段纠纷调解正式纳入大调解体系。连续三年组织召开市县乡镇三级联席会,创新组织案件证据适用问题研讨会、败诉案例通报交流会。进一步构建行政争议诉前和解“缓冲带”,引入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纠纷,畅通“官民”平等对话和纠纷调处的“便民通道”。出台全省首个涉企行政应诉规定,市长李长萍带市政府领导班子旁听涉企行政案件庭审,以上率下高度重视涉企行政纠纷化解工作。连续两年涉企行政案件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纠纷化解质效等名列全省第一,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保障。2019年以来,各级累计化解各类行政纠纷500多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0%以上,实现了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辩证统一。

时值党的百年华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辉指引下,全市司法行政人员始终保持责任如磐,使命在肩,担当实干,奋勇争先的干劲,继续朝着“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目标砥砺前行,不断续写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新篇章。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中共聊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聊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邮编:252000  地址:聊城市东昌府区兴华东路17号  邮箱:lcspfb@lc.shandong.cn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1018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