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聊城市2021年行政应诉工作部署会暨市县乡镇三级联席会在聊城市法官培训中心召开。市司法局商光胜局长传达学习了省司法厅行政应诉工作通报暨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2020年行政应诉工作报告的批示指示精神。市中级人民法院刘延杰院长通报了2020年全市行政案件审理情况和2021年行政审判重点工作。成伟副市长全面总结了2020年行政应诉工作成绩,详细部署了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常委、依法治市办主任、市委政法委王彤宇书记作了总结讲话。会议采取电视电话会形式,商光胜全程主持。各县(市、区)委政法委机关领导、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法院行政审判庭、各级政府法律顾问等1200多人参加会议。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行政应诉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大局和司法工作要点,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基础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效益为突破,高标准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实现了“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目标。聊城市行政应诉工作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实现100%,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占比28.91%,八个县市区政府和三个市属开发区“一把手”均已出庭应诉,开创全省乃至全国的先河。全市行政机关败诉率连续两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市政府首次实现全年零败诉。去年11月份,聊城市在全省行政应诉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依法治省办工作简报先后四次引用聊城行政应诉工作实例。聊城市行政应诉改革创新经验已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央广新闻、中国法制网、法治日报、大众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报道30多次。




成伟强调关于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要从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以“四个先行”为基本框架,开篇布局谱新篇,细致谋划今年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坚持“理论先行、制度先行、人才先行、改革先行”,分模块展开,分系统组织,分要素问效。各级要能举一反三,以我为主,尽快结合实际破题展开,理顺思路,找到抓手。二是以“三化建设”为基本思路,固本培元再提升,确保建设基础更牢固。要围绕“专职机构设置、人才队伍建设、办案场所完善、设备设施配套、办公办案规范、信息系统应用”六个方面要夯实基础巩固提高,以市本级和冠县为规范化试点,打造“一市一县”业务规范化体系,适时在冠县召开业务培训和改革研讨会,全面带动全市各级提升行政应诉“三化”建设成效。三是以“1个100%和3个全覆盖”为基本抓手,厚积薄发促成效,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效应。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要率先垂范,坚决守住基础工作的工作底线,不等不靠,积极作为。要加大理论研究、亮点提炼和经验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积极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实现以品牌效应带动全市行政应诉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四是以“府院联动,纠纷联处”为基本平台,改革创新抓突破,探索形成聊城特色的“枫桥经验”。要结合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成效和非诉执行联动机制探索实施情况,充分发挥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化解行政纠纷诉前、诉中、诉后全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和积极作用,以政府法律顾问为基本专家队伍,以各级行政机关选派的和解员为基本成员,以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和行政机关负责人调解室为主阵地充分构建官民平等对话,依法化解纠纷的特色平台,力争今年闯出新路,尽快干出成效。五是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攻坚任务,完善制度补短板,服务中心大局助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要紧紧围绕制度短板,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鼓励主要负责人带头出庭应诉全部涉企行政案件,创新性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全程参与涉企行政案件和解工作。围绕涉企行政纠纷化解成效,积极探索涉企行政案件和解调解办法,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带班子至少旁听一起涉企业行政案件,并与法院和企业代表召开一次座谈交流会,深入研究解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等重难点问题,助力聊城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王彤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聊城市行政应诉工作能在法治建设中脱颖而出,主要有三点经验值得总结思考:围绕建机制促落实,实现了“告官能见官”;围绕抓培训促提升,实现了“出庭更出彩”;围绕抓创新聚合力,实现了“法有力度、政有温度”。在更好开展下步工作中,强调要处理好四类关系: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行政的关系;处理好为民服务和依法行政的关系;处理好被动应诉与主动预防的关系;处理好着力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纵观全局,“副职多,正职少;出庭多,发言少;基层行政机关多,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少;职能部门出庭多,政府领导出庭应诉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狠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动摇,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努力做到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形成一套体系。
